close

釋迦牟尼佛告諸弟子:過去久遠世時,有佛入城乞食,隨行的眾比丘弟子皆相好莊嚴,威儀端正。一位懷孕的婦人,適巧遇見,見佛及僧眾儀容勝妙,心中暗自發願:「若我所生為兒子,將使其成為佛之弟子,出家為沙門。」
theravada-buddhism-1760268_1920.jpg
婦人足月順利產子,所生之子身相端正出眾,婦人因此愛憐不捨,遂改變心意,無意讓兒子出家為沙門;後來,又覺悟到不應如此,心裡思惟:「我先前曾發願,若所生為子,願讓他出家修道。如今我兒已生,身相端嚴異於凡人,並且出生後,令我身體安健,切不可因此眷戀不捨而違背當初的誓願。」

此兒長至七歲時,家業中落,生活困窘。一日,婦人便攜帶親手所作,可供兩人食用之飯食,及出家人所需的三衣,手持澡瓶,帶著兒子前往佛所。見到佛時,立即上前頂禮,稟白佛:「祈求您垂愍我子,讓他成為沙門,於後得成道果,身形亦如同佛的勝妙莊嚴。」佛即應允。

於是,母親即以所攜帶澡瓶的水為兒子淨手,此時有九龍從瓶口出,吐水灌注於此兒手中;此兒淨手畢,其母又將瓶中剩餘之水灑在兒子頭上,當水緩緩流過此兒頭頂時,頓時化成華蓋,以及眾多珍寶裝飾的寶帳,寶帳中有師子座,佛端坐於座上,微笑端視,口中出五色祥光,光照十億佛土後,還回繞佛身,再從此兒頭頂入。其時,小兒之母以所備之齋食供養佛,並供食其子,當下發起無上道心,此時,十億佛土產生六種震動,弘化於諸佛土之佛皆現前。

佛接受小兒母親供養後,諸佛與比丘僧眾亦受小兒母親供養,皆齋食飽足,但小兒母親原先所備之齋食毫無減少;這位母親見此殊勝之景,心生歡喜,與無數天人當下皆得不退轉地。此時,小兒自然髮落,成為沙門,亦得不退轉地。

小兒之母向前稟白佛:「今日我所見,有三件奇特之事:我以澡瓶之水為兒子淨手時,有九龍吐水,此一奇特事;將瓶中剩餘之水灑在兒子頭上,頓時化成寶帳,並有師子座,有佛坐於座上,是二奇特事;於時,佛微笑,口中光明從兒頂入,是三奇特事;請佛慈悲開示此三事之因由。」

佛言:「此兒於過後十四劫,必定成佛,是時,九龍當吐水浴金身,師子座、華蓋、寶帳,及佛微笑,口中祥光從此兒頂入,皆是其時當感應之瑞相。」此母聽佛授記後,倍加歡喜;佛並授記此母後世當為轉輪聖王之母,至七百世後,其劫壽盡,登不退轉地。

佛言:「那時之小兒,是我前身;我於今世,成就之功德亦如是。」在場的諸天龍神、一切人,聽聞佛所說,皆得不退轉地。

典故摘自:《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up 的頭像
    Qup

    解籤集

    Q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